小鹏IRON人形机器人破局质疑,X9增程版拓展市场边界
2025-11-07 20:31:56
  • 0
  • 0
  • 0

2025年11月,小鹏汽车在科技与汽车两大领域密集发力,成为行业焦点。先是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凭借丝滑猫步引发全网热议,深陷"真人扮演"质疑后以硬核技术实力强势回应;紧接着品牌宣布从纯电单一路线转向"纯电+增程"双技术并行战略,推出首款增程车型小鹏X9增程版,剑指中高端新能源MPV市场。两场技术盛宴展现了小鹏在智能科技与汽车制造领域的积淀,勾勒出其"车-机器人"双赛道协同发展的宏大蓝图。

人形机器人猫步引发争议,从质疑到正名

2025年11月5日,"2025小鹏科技日"上,小鹏全新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的亮相堪称惊艳。这款机器人以流畅的猫步姿态走过展示台,"外八甩腿+向内收步"的复杂步态配合躯干的协调扭转,展现出远超行业同类产品的拟人化水平,其轻盈流畅的动作甚至让在场观众产生了"宛如真人"的错觉。

然而,这份惊艳却迅速引发全网质疑。在IRON亮相前,波士顿动力Atlas、特斯拉Optimus等行业标杆的行走姿态仍带着明显机械感,网友普遍认为"现有技术根本达不到这种丝滑程度",更有声音直言"腿部搞这么复杂的动作纯属吃力不讨好",甚至猜测机器人内部可能藏有真人操控。一时间,"小鹏机器人是否为真人扮演"成为社交媒体热议的焦点话题,这场技术展示意外陷入信任危机。

面对质疑,小鹏研发团队揭开了IRON机器人"丝滑步态"背后的技术密码。看似简单的行走动作,实则是仿生结构、极致算力与智能算法三者协同作用的成果,凝聚了小鹏7年的研发心血。

在硬件结构上,IRON采用"骨骼-肌肉-皮肤"的类人构型,全身配备82个自由度,其中手指就有22个可动自由度,接近人类手部的灵活度,能够完成叠衣、握杯等精细操作。特别设计的仿人脊椎可实现躯干灵活转动,而脚尖新增的被动自由度设计,正是猫步轻盈感的关键所在。这种高度仿生的结构设计,为机器人模拟人类复杂步态提供了物理基础。

算力支撑方面,IRON搭载3颗自研图灵AI芯片,总算力高达2250TOPS,远超特斯拉Optimus的144TOPS,足以支撑物理世界大模型的实时运算。强大的算力保障了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对环境变化的快速响应和步态的动态调整。

更核心的优势在于智能算法的突破。小鹏通过融合VLT(视觉-语言-触觉)、VLA(视觉-语言-动作)、VLM(视觉-语言模型)三大核心能力,构建起"思考-决策-执行"的完整智能链路。其中VLT作为自主行动引擎支持深度推理,VLA实现视觉信号到动作指令的端到端生成,VLM则赋能环境感知与多模态交互。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步态并非预设程序的机械复刻,而是通过强化学习算法,让机器人像人类学习走路一样,经过无数次调试优化后自主掌握的拟人化动作。此外,全固态电池的应用解决了关键瓶颈,在能量密度提升30%的同时实现轻量化,为复杂运动提供了充足续航保障。

为彻底回应质疑,2025年11月6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亲自出镜,发布"硬核拆机"视频,以"全透明科技"为这场争议画上句号。视频采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何小鹏与研发团队拉开机器人背部拉链,将晶格肌肉、控制器阵列、谐波关节等核心构造毫无保留地呈现于镜头前。

直播中展示的内部结构清晰证明了其机器人属性:背部由柔性晶格材料与微型控制器构成的仿生肌肉群,可实现猫步般的流畅步态;肩部搭载的运输固定器确保运动稳定性,即便高速行走也能保持平衡;耳朵位置集成两组麦克风阵列,实现360度环境声波捕捉与语音交互;手部22个自由度的谐波关节仅比人类少5个自由度,却能完成精细抓取动作。这套由小鹏全栈自研的物理AI体系,直观展现了"拟人却不藏人"的核心底气,彻底击碎了"真人扮演"的谣言。

从技术积累到商业落地,量产进入倒计时

小鹏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达7年的技术积累,形成了从核心零部件到智能系统的全栈自研能力。除了82个自由度的仿生结构与2250TOPS算力的AI芯片,小鹏还将汽车领域的XNGP智驾、XOS天玑等成熟技术迁移至机器人产品,通过与小鹏汽车工厂的深度绑定,大幅降低商业化试错成本。

在商业化落地方面,小鹏已规划清晰的推进路径。初期将优先切入导览、导购、导流等商业服务场景,后续将与宝钢展开深度合作,入驻工业场景参与巡检等复杂作业,为智慧制造赋能。目前,IRON机器人已在2024年进入广州工厂,协助组装P7系列电动车,其1:1模拟人手的灵巧操作能力与720度视觉感知系统,使其能够与人高效协作,提升生产效率。

何小鹏在科技日明确表示,IRON人形机器人计划于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并将开放SDK接口,携手全球开发者共建应用生态,加速人形机器人的场景渗透。随着量产进程的推进,小鹏已构建起完善的核心供应链体系,一批国内企业凭借技术积累成功切入供应链。

有消息称,减速器领域,汉宇集团子公司同川科技提供谐波减速器和机电一体化关节,绿的谐波为手部12个关节供应产品,中大力德则提供腰部旋转关节用RV减速器;丝杠与电机领域,双林股份自研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80%产能已被小鹏预订,方正电机与小鹏合资公司供应驱动电机总成及关节部件,2025年相关订单已超12亿元;传感器领域,汉威科技独供指尖触觉反馈模块,奥迪威提供环境感知传感器,多伦科技子公司北云科技供应IMU惯性导航系统。完善的供应链布局为量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从市场定位来看,IRON人形机器人聚焦高端工业自动化领域,主要面向工厂、医院、零售 chains等寻求灵活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客户。其预估售价约为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8万元),属于高端专业级产品。

尽管当前价格较高,但随着量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持续迭代,成本有望逐步下降。市场分析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若能进入家庭服务领域,价格有望进一步下探至20万元左右,届时将激活万亿级家政服务市场。有数据预测,若售价降至20万元,我国每年仅家庭市场需求就可能达到2000万台,相当于当前汽车年销量规模,市场潜力巨大。

X9增程版首发,双技术战略拓展市场边界

2025年11月6日,小鹏汽车"鲲鹏超级增程技术发布会"如期举行,正式宣布从纯电单一路线转向"纯电+增程"双技术并行战略。小鹏汽车表示,此次战略转型直指纯电车型在极端场景下的使用局限,无论是海外市场墨西哥高温导致的电网断电、澳大利亚珀斯1300公里无人区的长途需求,还是国内东北地区冬季充电桩覆盖不足的问题,增程技术都能提供更灵活的解决方案。

据官方规划,此次发布的X9增程版是品牌增程家族的首款车型,后续将在E、F、H等平台推出至少5款增程车型,覆盖轿车与SUV领域,形成"纯电+增程"双线布局,满足全球用户多样化出行需求。

作为首款增程车型,小鹏X9增程版搭载行业领先的鲲鹏超级增程系统,以硬核产品力剑指中高端新能源MPV市场。新车配备第三代1.5T超静音增程器,配合全球首创800V混合碳化硅同轴电驱,CLTC综合效率高达93.5%,高压油冷发电机实现每升油发电超3.6kWh,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续航表现方面,新车配备63.3度磷酸铁锂电池,满足2026年新国标安全要求,配合60升大容量油箱,实现CLTC 1602公里综合续航、452公里纯电续航的优异成绩,真正做到"城市纯电通勤、长途油电无忧"。补能效率上,依托800V高压平台,X9增程版支持5C+超快充技术,12分钟即可补能至70% SOC,彻底化解新能源车型补能焦虑。

针对冬季用车痛点,车辆搭载11源热泵系统,使冬季能耗降低35%,同时实现8% SOC下动力无衰减,亏电状态仍能保持150km/h巡航能力,解决了传统增程车"亏电失速"的行业难题。

空间与智能方面,X9增程版延续纯电版的科幻设计语言,5293/1988/1785mm的车身尺寸搭配3160mm轴距,采用2+2+3座椅布局,三排空间均能满足成年人舒适乘坐需求。其独创的"魔方座椅"支持一键放倒,后备箱常规容积755L,最大可扩展至2554L,行业独有的婴儿车直立收纳模式,极大提升家庭出行实用性。车内21.4寸折叠式车顶大屏视觉冲击力突出,配合搭载高通8295芯片的XOS天玑智能座舱系统,支持三排6音区语音识别、连续对话等功能,智能交互体验领先同级。

动态表现上,新车延续小鹏操控基因,底盘调校兼顾运动与舒适,减震系统厚实有韧性,即使在复杂路况下也能保持车身稳定。值得一提的是,其增程器工作时车内噪音控制优异,接近纯电模式的静谧性,解决了传统增程车"发电噪音大"的用户痛点。

35万起预售,剑指细分市场冠军

发布会当天,小鹏X9增程版同步开启预售,1602 Max版本35万元起,1602 Ultra版本37万元起,计划月内正式上市交付。

作为小鹏汽车的全球旗舰MPV车型,X9系列已在海外市场展现出强劲竞争力。数据显示,小鹏X9纯电版在泰国和马来西亚双双登顶9月高端纯电MPV销量冠军,其中泰国以488辆的季度上牌量稳居第三季度纯电MPV榜首,市场份额突破10%,自2025年5月进入海外市场以来,已连续三个月实现高速增长。随着增程版的加入,小鹏X9系列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优势,推动品牌在中高端MPV市场的份额提升。

当前中高端新能源MPV市场竞争激烈,小鹏X9增程版以差异化定位切入赛道,凭借超长续航、高效补能、智能座舱等核心优势,与纯电版形成互补,将新能源MPV市场的竞争带入"续航、智能、性价比"多维度比拼的新阶段。

从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突破到汽车业务的战略转型,小鹏汽车正以"AI科技公司"的全新定位,在智能出行与智能机器人两大领域同步发力。IRON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与量产计划,不仅推动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从技术探索走向商业应用,更激活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为制造业升级与服务业智能化提供了新可能。而"纯电+增程"双技术战略的落地,则进一步拓展了小鹏汽车的市场边界,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何小鹏曾表示,2026年、2027年将是小鹏的新产品大年,从10万以上到200万以下的产品线将全面布局,涵盖全尺寸SUV等多种车型。同时,随着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落地与飞行汽车业务的推进,小鹏正逐步构建起集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于一体的智能科技生态。

---------------------

不保证以上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

科记汇,资深财经媒体人创办,财经报道先锋,年阅读观看量数亿。关注研究重大财经动态、企业家精神、商业文明发展历程,报道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创业公司关键发展节点。内容同步数十家网络平台。欢迎提供报道线索和采访机会。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