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的天气,主打一个“刺激”。前两天还在纠结穿卫衣还是穿衬衫,一觉醒来,窗外风声呼啸,气温直接“跳水”。
北方朋友正在经历“物理攻击”,出门感觉耳朵都不是自己的了,恨不得把被子裹身上;南方朋友则迎来了熟悉的“魔法攻击”,湿冷像针一样往骨头缝里钻。朋友圈里,大家的节奏出奇一致,上一秒还在晒秋日特饮,下一秒全在翻箱倒柜找秋裤。

面对这波不讲武德的寒潮,本能反应当然是赶紧买件羽绒服续命。但当你裹紧小被子打开购物软件,准备激情下单时,大概率会被另一个消息“冻”得更清醒——羽绒服涨价了,而且涨得挺离谱。
新闻早就爆出来了:今年羽绒原料价格疯了,一吨鸭绒从去年的17万直接飙到了58万,涨了2倍多。这哪是鸭毛啊,简直是“金毛”。

反映到市场上,就是商场里的羽绒服秒变“钱包刺客”。随便拿起一件,标价动不动就是两三千,甚至更高。不少打工人站在镜子前陷入沉思:这衣服是暖和,但看完价格,心拔凉拔凉的,网上那句调侃特别火:“以前没钱穿军大衣,现在没钱,穿军大衣”——毕竟,为了保暖掏空钱包,这事儿怎么算都不划算。
不过,这届年轻人主打一个“一身反骨”。既然专柜贵得离谱,那就换个思路。
于是,最近大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全网都在吐槽羽绒服涨价的时候,唯品会这类特卖平台反倒热闹了起来。原因很简单,在羽绒服市场面临涨价潮时,这里不少大牌的经典爆款依旧做到了低价。
就像这两天,不少眼尖的网友发现,唯品会上波司登、雪中飞这些国民大牌,不少保暖经典款式直接挂到了199元起。别看价格低,但充绒量扎实,牌子也硬,保暖效果一点不打折。


图源:唯品会
这波操作瞬间吸引了不少实用主义者。毕竟大家都不傻:羽绒服的核心功能是保暖,相比多花几千块,用一顿火锅钱拿下一件品质过硬的大牌羽绒服经典款,显然更符合现在的精神状态。
说到底,面对寒潮和涨价的双重夹击,大家既没有盲目恐慌,也没有委屈自己。左手抓温度,右手守钱包,用最少的成本搞定最暖的装备。这种“该省省,该花花”的态度,才是冬天里最硬核的御寒神器。
---------------------
不保证以上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
科记汇,资深财经媒体人创办,财经报道先锋,年阅读观看量数亿。关注研究重大财经动态、企业家精神、商业文明发展历程,报道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创业公司关键发展节点。内容同步数十家网络平台。欢迎提供报道线索和采访机会。
红包分享
钱包管理

